市場:進口紗報價已上漲布廠采購未展開
據江蘇、浙江、廣東、河南等地的織布廠、棉紗貿易商反饋,受2月上旬以來ICE、鄭棉聯袂上漲、歐美新冠疫情出現拐點使全球貿易、經濟、交流、消費進入強勁反彈通道等利好的支撐,近日包括印度、巴基斯坦、越南、印尼等產地棉紗無論船貨、保稅還是清關報價均齊刷刷上漲,其中印度、越南等產地棉紗漲幅要高于巴基斯坦棉紗。
廣東佛山、中山等地的織布廠表示,今年節后復工復產時間較前幾年提前3-5天,周邊牛仔布、針織布、床上用品生產廠家大多集中在正月初十前開工。一方面是春節前仍有一定量的常規訂單沒有完成、交貨,隨著近期棉花、棉紗等原料報價大幅上漲,終端客戶希望織布廠、面料廠將交貨期提前;另一方面是從疫情防控角度考慮,今年各地區、各生產企業鼓勵員工就地過年,降低流動風險,因此生產人員到崗率、復工率高。
不過幾家紡服企業反饋,因節前棉紗、坯布等原料庫存較低,節后港口保稅+清關棉紗、國產紗報價均大幅上漲(有些紗廠棉紗試探性上調500-1000元/噸),因此節后紗布詢價、有效采購尚未開始,短期以消化原料庫存為主。節后鄭棉、鄭紗等“風向標”引導現貨價格跟漲,不僅12/1月接下的內銷、外貿訂單利潤明顯下滑甚至無利潤、虧損,且對接2021年2、3季度訂單持謹慎態度,擔心因棉花、滌綸短纖等原料價格大幅波動、人民幣升值提速等不利因素施壓而出現生產、履約困難。
從調查看,織造、服裝等終端企業對進口紗報價大幅提漲持觀望狀態,船貨、保稅棉紗詢價、簽約仍處半停滯,港口清關棉紗成交啟動緩慢,有些貿易商棉紗現貨價格上調“雷聲大、雨點小”,出貨意愿較強。浙江紹興某大型貿易商認為,隨內外棉紗價差從春節前“倒掛”100-200元/噸迅速轉向“正掛”200-300元/噸,印度、巴基斯坦、越南紗的競爭力有所提高,有利于港口保稅、清關棉紗“去庫存”。

2、本網其他來源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
3、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,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,電話:400-779-0282,或者聯系電子郵件: sjfzxm@vip.188.com ,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。
4、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。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。